(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施工废气主要来源于风机基础、临时场地及进场道路施工的土方挖掘作业、土方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汽车尾气等。 拟采取的废气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施工场地要在工地周边设置围挡,土方开挖湿法作业以及作业面要喷洒水抑尘等措施;土方挖掘完后,要及时回填;回填土方时,对干燥表土要适时洒水,防止粉尘飞扬;施工弃土及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至临时弃渣场,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堆放的施工土料要用遮盖物盖住,避免风吹起尘;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对运输车辆覆盖篷布、加强施工管理;采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及车辆;加强机械、车辆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厂界处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运营期:本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气。 报告表分析,采取以上措施后,并在施工期加强管理,项目废气排放不会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二)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居的污水处理措施处理;施工场地避免雨季开挖作业,临时堆土场覆盖防雨苫布,减少雨水对堆放土石的冲刷;项目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禁止占用鹤地水库二级保护区;项目施工时在周边设置截水沟,集水井等,并在排水口设置沉淀池,回用不外排;严格控制在施工作业范围内进行施工;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停放机械设备,避免事故和雨水冲刷等导致油污污染水体;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不得设置拌合站、搅拌站等施工设施;不得堆放或倾倒任何含有害物质的材料或废弃物;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集水区域内任意破坏土壤植被。 运营期:项目定期巡视,采取无人值守的形式,不产生生活污水。 报告表分析,采取以上措施后,并在施工期加强管理,项目废水排放不会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三)噪声污染防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起重机、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载重车等施工机械在施工作业中产生的噪声。 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合理安排工期,严格控制施工时间,要避开午休时间动用高噪声设备,******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处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避免运输车辆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 运营期: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机、箱式变压器产生的噪声。 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优先选用隔音防震型电机、减噪型变速齿轮箱、减速叶片、低噪声偏航刹车片等组件和设备;采用低噪声箱式变压器,变压器设置基础衬垫减振;设置气动减振装置和隔声屏障;提高启动和偏航转桨风速控制;安装噪音智能控制系统,降低风机负荷;强化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保养等措施。 报告表分析,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边界四周噪声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废弃土石方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拟采取的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包括: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统一回收运至市政部门指定场所妥善堆放处理;废弃土石方由施工方沿项目施工区域及时找平,多余部分运至市政部门指定场所妥善堆放处理;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废油桶、废变压器油以及废风机叶片;其中废润滑油、废油桶、废变压器油为危险废物。 拟采取的固体废物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危险废物暂存于风机底座的危险废物暂存间仓并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废风机叶片交由风力发电机供应商回收处置。 报告表分析,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均可以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区域产生二次污染。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机基础建设、箱式变压器基础、施工道路等施工占地对土地的扰动、植被和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造成生物量损失、水土流失、景观影响等。 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优化项目选址,风机、场内施工道路以及各施工临建设施应尽量远离敏感区、保护动物栖息地和活动区域,尽量利用植被覆盖率低的草地、荒地;对无法避让的林木尽量选取植被稀疏处,严格控制临时占地,控制在风机基础外扩范围之内,尽量不占或少占林地,以减少对植被的砍伐、损坏;开挖土方时,尽量将表层土与下层土分开,将剥离的表层土单独堆放,施工结束后回覆表土,单独堆放的表层土设置临时挡护,并采取密目防护网进行覆盖;风机及箱变施工前对该区进行表土剥离,所剥离表土临时堆存于吊装场地一角;施工生产区所剥离表土临时堆存于临时场地四角;地埋电缆的剥离表土及基础开挖临时堆放在电缆沟一侧,用于施工结束后原地表恢复;风机安装场地在开挖前在下游坡脚设置挡土墙,在场地内设排水沟,以排除场地内积水;对施工中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回填,尽量减少开挖土方的临时堆放时间,尽量避免雨季施工,雨季施工时,应备有工程帆布覆盖,防止汛期造成水土流失;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对施工中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回填,尽量减少开挖土方的临时堆放时间;风电机组区施工完毕,及时对风机平台、风机平台填方边坡采取绿化措施,树草种类选择当地优良土树、草种为主,以保证林草成活和正常生长,同时满足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要求。 本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机运行对鸟类生境、栖息和觅食等生活特性等影响。 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对植被成活率、恢复措施效果及植被覆盖率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风机上描绘对鸟类有警示作用的鹰眼,在风机上图上亚光涂料,防止鸟类看到转动的风机光亮去追逐风叶,避免鸟类撞击风机;对项目所在地的候鸟迁徙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观察,风电场工作人员在候鸟迁徙季节加强巡护,观察并记录鸟类伤亡数量,现场拍摄受伤、死亡鸟类照片,受伤鸟类及时送往最近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与当地林业部门建立候鸟监测、救护、联动机制;根据跟踪观察结果对风机运行时间进行调整,如在鸟类迁徙季节如发现风机运行严重影响到夜间迁徙候鸟或白天集群迁徙活动猛禽的生存,则必须及时采取风机停运等调整措施;或者在鸟类迁徙数量大或遇到大风、大雾、小雨或强逆风等气候时要及时关闭风机,以减少鸟类的撞机伤亡。 报告表分析,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六)环境风险防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风险事故为变压器油、润滑油、危险废物泄露以及在火灾、爆炸等事故下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 拟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在变压器下设置2立方米事故油池;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加强安全环保管理,配套应急处理设施和应急防范物资等措施防范风险事故影响。 报告表分析,在落实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和报告表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后,可有效减少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 |